為加快推動隨縣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引導各地各部門積極推進新一輪工業經濟大發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力抓好工業經濟“123456”發展目標,即:緊扣“高質量發展”一個主題,錨定“縣域再進位,中部爭百強”兩個目標,做大“經濟開發區、石材產業園、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三大平臺,強化“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升級、營商環境”四個支撐,實現“總量、數量、體量、分量、貢獻量”五個突破,實施“傳統產業提升、特色產業強鏈、新興產業壯大、企業技改提能、中小企業成長、企業信用培植”六大工程,加快構建“3+4”產業結構(“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石材產業、新能源產業”+“專汽及零部件產業、紡織服裝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先進制造業”),不斷提升工業經濟發展水平,為實現“爭創中部百強縣”的總體目標提供堅強支撐。
二、主要目標
力爭在2022年實現“五個突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600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00億元,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25億元,外貿出口突破4.8億美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突破270家,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突破100家,實現產值超十億元企業突破3家,實現稅收超1000萬元工業制造業企業突破5家,實現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突破40%??h域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全省縣域經濟考核排名實現進位,為中部爭百強打下堅實基礎。
三、重點任務
(一)精準實施招商引資。突出招商重點,創新招商方式,精心繪制“招商地圖”,圍繞農產品加工、紡織服裝、汽車及零部件加工、電子信息、新能源等主導產業,著力引進一批符合我縣產業需求的大項目、好項目,培育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力爭招引億元以上項目33個,在建項目實際完成投資123億元。
(二)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緊緊抓住項目建設“三集中”這個牛鼻子,采取“縣內觀摩+縣外學習”方式,每半年組織一次外地參觀學習,每季度組織一次縣內觀摩,同時開展“回頭看”活動,千方百計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難題,確保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建成、早達效,努力形成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簽約一批、落地一批、建成一批、投產一批的良性發展格局。力爭2022年工業投資增長15%以上。
(三)做大三大平臺。堅持“部門圍著園區轉、園區圍著企業轉、企業圍著項目轉”,整合提升“一區兩園”能級,加快園區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和循環化改造,強化綜合承載功能。推進以先進制造業為方向的縣經濟開發區和以特色產業為方向的石材產業園、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做大做強,力爭2022年縣經濟開發區工業總產值突破110億元,石材產業園產值突破250億元,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產值突破200億元。
(四)實施傳統產業提升工程。用好隨縣“稻米油之鄉”金字招牌,打造好“兩香一油”品牌,以湖北現代農業、金銀豐等公司為依托,培育產業集群,重點推進米糠油提取谷維素-阿魏酸脂研發產業化項目、隨州地方特色食品(飲品)深加工項目,生豬屠宰分割、熟食加工與冷鏈物流產業鏈項目建設,力爭糧油加工產業2022年產值突破65億元。加大厲山紡織工業園升級改造,打造服裝紡織完整產業鏈,力爭紡織服裝產業2022年產值突破50億元。
(五)實施特色產業強鏈工程。推進香菇產業集群發展,以產業基地為載體、產業集群為依托,打造區域核心品牌。重點依托裕國菇業、聯豐食品、中興食品等龍頭企業,推動隨縣香菇精深加工及出口,做大香菇罐頭、香菇提取液、香菇調味品等深加工產品份額,活化和延伸產業鏈條,構建具有全國競爭力的香菇生產加工出口基地和產品集散地,力爭2022年產值突破90億元。推進石材全產業鏈有序發展,加快石材循環經濟精深加工產業園建設,引進石材精深加工企業入駐,加大石材園區石材尾料、鋸泥鋸粉資源利用,實現礦產資源節約高效利用,建成高質量,高效益,低能耗,零污染的精深循環產業鏈,力爭2022年產值突破250億元。推進專汽及零部件產業錯位發展,加大企業技改和擴能力度,重點發展房車、電力應急車、環衛車和關鍵零部件,推動長灃(湖北)專用汽車制造項目,宏遠專汽散裝飼料運輸車生產線項目,昌舜汽車液壓油箱、灑水車灌口、汽車裝飾生產項目等投產達效,力爭2022年產值突破50億元。
(六)實施新興產業壯大工程。圍繞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產業,推進智能穿戴、光電光學鏡片、農光互補、科創產業園等項目發展,力爭2022年產值突破65億元。
(七)實施企業技改提能工程。實施企業技改提能工程,聚焦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大力實施“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行動,推動工業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服務化、安全化轉型,鞏固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動能;爭取省、市技改政策支持,每年由縣財政拿出專項資金支持技改項目,力爭2022年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5%以上,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突破40%。
(八)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實施企業擇優扶強,培育一批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全省支柱產業細分領域中的隱形冠軍;培育行業領軍企業,引導企業集團化發展,力爭2022年產值過十億元企業突破3家。搶抓資本市場改革機遇,提高企業上市直接融資比例。加快企業培育入庫,各部門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嚴格落實會商制度,加強分類指導和全程幫扶,做好小微企業的定向培育、數據統計和申報進規工作,力爭2022年規上企業突破270家。引導中小企業“走出去”發展創匯經濟,力爭新增出口備案企業5家以上,新增出口實績企業3家。
(九)實施企業信用培植工程。進一步加強企業推介與企業輔導,推動中小微企業入庫,遵循“存量控制,滾動推進”的工作方式,爭取全縣入庫企業達到20家。
(十)推進市場體系建設。加大鄉鎮便民市場建設工作力度。堅持“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則,以輻射半徑為切入點,按照《農貿市場管理技術規范》高標準推進,確保建成后達標使用,力爭新建標準市場1-2家。
(十一)推進企業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科技創新資金扶持,力爭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4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達到145億元,增加值37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1.5%,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增速達到8%以上,全年轉化應用科技成果突破7項,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6億元,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30%。
(十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落實“領導帶部門包企業”工作機制,認真開展“四個一”(“一企一策”和“一事一議”)服務,當好服務企業“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
四、考核調度
(一)完善考核辦法
1.按照縣績效辦制定的考核指標體系,結合隨縣實際情況,對隨縣經濟商務指標通過“規企產值”“新增規企個數”“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新增限上商貿企業個數”“外貿出口額”五個指標進行考核。
2.規企產值和新增規企個數合并按100分計分,規企產值70分,新增規企30分;限額以上社零總額和新增限上商貿企業個數按100分計分,限額以上社零總額70分,新增限上商貿企業30分;外貿出口額按100分計分。
3.每季度對各鎮(場、開發區)經濟商務指標按平均完成進度進行打分,以簡報形式進行通報;年終按照績效辦制定的考核指標體系對各鎮(場、開發區)所承載的目標任務按百分制乘以權重進行考核。
4.鼓勵發展“飛地經濟”。鄉鎮原則上“只做存量,不做增量”,鄉鎮能夠獨立承擔項目落戶前期投入的,項目可以落戶鄉鎮,所有經濟指標及稅收留成歸屬招引鄉鎮;鄉鎮不具備支持項目落戶條件的,新招引項目可安排到縣城規劃范圍內的產業園落戶,所有經濟指標歸屬招引鄉鎮,企業繳納稅收的地方留成部分30%歸屬招引鄉鎮,70%歸屬縣人民政府。其中落戶隨縣經濟開發區的自建廠房的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5000萬元人民幣,固定資產投資強度不低于150萬元/畝,容積率不低于1.0,畝平稅收不低于10萬元/畝,建設工期不超過18個月(部分有特殊安全間距要求的行業,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具備資質的設計單位確定的投資強度和容積率執行)。
(二)建立調度機制
1.每月3號、13號、23號組織一次會商調度活動。
2.以“一企一策”現場辦公形式和集中會議會商形式進行。
3.由縣招商服務中心牽頭,縣發改、科經、財政、稅務、統計等相關部門參加。
4.主要對招商項目可行性進行論證,對項目建設、企業生產經營、工業經濟商務運行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會商研究。落實各部門責任分工,及時解決各環節的“急難愁盼”問題,注重實效、解決“難點”、打通“堵點”、消除“痛點”。
五、政策支持
1.鼓勵企業進規進限。支持引導經營能力強、效益好的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快成長上規模,對新納入的規上工業企業、限上商貿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每戶由縣財政一次性獎勵3萬元,每凈增一家規上、限上企業由縣級財政補助鎮(場、經濟開發區)工作經費5萬元,補助縣級主管部門工作經費1萬元。自進規進限所屬年度起,企業所繳稅收的地方留成部分連續3年獎勵給企業(已享受招商引資同類獎勵的不再重復享受此政策)。退后再進及變更名稱、地點等進規進限單位不再享受財政獎勵。
2.加大技改支持力度。每年從財政資金安排500萬元支持技改項目,凡新增設備投資額達200萬元以上,在“湖北省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管理系統”平臺上完成數據錄入,且進入我縣統計部門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項目庫的技改項目,給予實際設備投資額10%的補貼,單個項目補貼最高不超過50萬元。
3.鼓勵企業試點示范。對獲得湖北省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的企業,縣財政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20萬元、10萬元;對獲得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對評定為湖北省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的一次性獎補10萬元;持續推進“萬企上云”工程,對獲得省級上云標桿企業的,每家獎勵5萬元。
4.鼓勵企業多做貢獻。對生產經營年度納稅達到300萬元及以上的規上工業制造業企業(不含資源性企業),按照實際納稅額的1%進行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鼓勵企業總部落戶隨縣,稅收獎勵實行“一事一議”。
5.支持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對在主板上市的企業一次性獎勵300萬元,對在“新三板”掛牌且實現稅收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
6.支持市場體系建設。對于建成后達標使用的鄉鎮便民農貿市場,按每個30萬元進行一次性獎勵。
7.支持企業拓展境外市場。自營出口企業每出口1美元獎勵0.04元人民幣,對首次新開口企業且出口額超過10萬美元的另外給予一次性獎勵2萬元人民幣。對新注冊設立并實際投產的外資企業,直接利用外資50-200萬美元的,一次性獎勵5萬元,直接利用外資200-500萬美元的,一次性獎勵10萬元,直接利用外資500-1000萬美元的,一次性獎勵20萬元,直接利用外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采取“一事一議”,利用外資額需經省商務廳認定(企業股本含有國資性質的除外)。
8.支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對獲得認定的產業技術研究院、重點實驗室的主要參建企業給予獎勵,其中國家級和省級的當年一次性分別獎勵30萬元、20萬元;對獲得認定的省級及以上產業創新聯合體、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獲得認定的省級及以上創新型企業、專業型研究所(公司)、企校聯合創新中心、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示范基地、知識產權示范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對獲得認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給予獎勵,其中國家級、省級的當年一次性分別獎勵10萬元、5萬元。
9.支持企業研發投入。對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獎勵5萬元,重新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獎勵2萬元。年度研發投入超過100萬元(含),且完成年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備案,并享受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按核定研發費用的2%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20萬元。
10.鼓勵企業產學研合作。對轉化應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非產權關聯企業及個人的科技成果投入生產的企業給予其相應補貼。屬于技術交易的,依據其成果有效證件、技術交易合同、交易結算手續,按成果交易額(10萬元以上)的10%給予補貼;屬于技術入股的,依據其成果有效證件、協議文件、股權證明,按成果作價(或股權折算)出資額(10萬元以上)的10%給予補貼;屬于合作開發的,依據其成果有效證件、合作協議、支付憑證,按技術服務費的10%給予補貼。
六、附則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方案由縣人民政府負責解釋。